玻璃周刊:市场稳中小涨 供需博弈仍在持续(20250327期)

发表时间: 2025-03-30 23:32:02 文章出处:kaiyun官方网页登录-集成带

  近日,“2025福布斯中国行业发展领创者评选”终评会议于上海落幕。继2012年首获福布斯中国最佳潜力企业后,亚玛顿(002623)凭借在光伏领域的创新突破,再度荣膺“2025福布斯中国行业发展创新品牌”。

  “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,更是光伏产业破局的关键。”亚玛顿董事长林金锡在颁奖现场表示。作为光伏材料领域的革新者,亚玛顿用十年如一日的技术攻坚,在光伏玻璃赛道刻下中国智造的新坐标。其自主研发的1.6mm超薄光伏钢化玻璃,成功突破行业物理钢化厚度极限,较传统产品减重35%的同时透光率提升2.5个百分点,凭借多项国家专利认证及规模化应用验证,让“中国玻璃”成为高端光伏组件的代名词。

  在前沿技术领域,亚玛顿持续展现战略前瞻性。针对钙钛矿组件大尺寸化进程中的载荷瓶颈,创新研发ITO玻璃光转技术及大尺寸超薄钢化镀膜导电技术,突破性解决组件重量与载荷矛盾;在低空经济、智慧城市等新兴应用场景中,亚玛顿推出的高性能防眩光玻璃实现了美观性与功能性的完美平衡,有效规避光污染风险。

  从2012年行业新星的初露锋芒,到2025年创新标杆的二次登顶,亚玛顿用13年跨越式发展诠释了中国光伏企业的进化密码。林金锡表示:“每一块玻璃都是承载绿色未来的能量载体。”立足“双碳”战略历史机遇期,亚玛顿将持续以创新驱动发展,在光伏领域持续深耕,书写中国智造在光伏行业的精彩华章,为国内能源结构转型贡献企业力量。今年2月,公司还向投资者表示,作为行业内首家1.6mm光伏玻璃量产企业,无论窑炉端还是深加工端,公司始终定位于薄玻璃领域,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的竞争格局。首先,凤阳硅谷的窑炉从设计、建造以及核心设备的选型等方面都是为做薄玻璃量身定制的,最大限度地考虑了公司未来定位于薄型化玻璃领域的发展的新趋势,成本端优势显著。其次,公司在光伏玻璃深加工领域深耕多年,是国内光伏镀膜玻璃、大尺寸超薄光伏玻璃产品的先行及引领者,公司的综合研发和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稳居国内同行业前列,形成了自身在超薄光伏镀膜玻璃方面的技术领先优势。

  另外,公司表示,公司现已具备钙钛矿用ITO玻璃的量产能力,相较于FTO玻璃,ITO玻璃具有大尺寸钢化、超轻薄、高导电性、高透光率、高机械性能及表面缺陷少的优点。目前,公司在不断地储备和完善相关的技术和经验,待该技术产业化后能快速导入。

  800瓦不是终点,而是新起点天合光能的这款组件看似普通,实则暗藏玄机。其采用的钙钛矿+晶体硅双层叠加技术,就像给太阳能板装上了双引擎,让阳光转化效率大幅度的提高。3.1平方米的面积在实验室环境下竟能输出808瓦电力,相当于普通家用电器一天的用电量。TÜV南德意志集团的认证报告直言:这是光伏组件功率密度的革命性跨越。

  从黑马到领跑者:天合光能的27年蜕变。这家1997年成立的公司,最初只是常州一家小厂,如今却成为光伏界的纪录粉碎机。注册资本超217亿元、实缴资本138亿元的硬实力背后,是其每年投入营收的5%用于研发的坚持。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,天合光能全球光伏组件累计出货量突破205GW,这一个数字相当于9个三峡水电站的装机量,若换算成植树造林,更是相当于在全球种下了151亿棵树。

  技术狂飙背后:普通人能享受哪些实惠?功率越高,发的电越多,老百姓用光伏的性价比就越高。天合光能首席技术官王博士打了个比方:以前10块板能发1度电,现在8块就够了,屋顶面积不够的居民楼也能装更多。更让人惊喜的是,这款组件在阴天和弱光环境下的表现同样出色,让光伏真正成为全天候发电能手。

  行业震动:光伏革命才刚开始:国际能源署有经验的人指出,800W组件的量产将直接降低光伏系统安装成本约15%,预计2025年全球将有30%的新建电站采用此类产品。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在发布会上透露:我们已在布局下一代技术,目标是让光伏组件功率突破1000瓦。从实验室到千家万户,这场静默的能源革命正在重塑人类的用电方式。正如行业观察家所言:当光伏组件功率突破800瓦门槛,碳中和时代的加速到来已是必然。

  本周国内5mm浮法玻璃市场整体以稳为主,部分地区价格出现小幅提涨。具体来看,华北地区中下游刚需补库有所增加,带动价格上调10元/吨;沙河地区受局部补货支撑,大板价格持续上涨24元/吨,小板上涨20元/吨,工厂整体产销较好,带动华北区域整体降库;华南地区市场出货尚可,价格出现小幅上调10元/吨;其他区域市场交投氛围一般,价格维持稳定。总的来看,本周浮法玻璃市场仍处于供需博弈状态,市场有个别产线冷修,不过整体供给仍显充足,生产企业报价基本稳定,个别厂家根据区域需求情况做灵活调整;需求端表现分化,成交以刚需采购为主,市场观望情绪较浓。随着部分产线冷修及房地产市场的潜在回暖预期,短期内市场仍需关注下游需求能否持续改善,以推动价格进一步上行。

  期货方面,周内玻璃期货价格整体以大幅上修为主,在上周旺季需求已经存在改善迹象,厂家产销回升,价格止跌企稳,且由于主力合约持仓及虚实比较高,在需求改善的基础上空头资金大量离场兑现利润,不过随着期货价格大大上行后再度给出了湖北地区较大的升水空间,在多头仍存接货风险的基础上,期价存在回调需求,等待现货进一步上行和需求进一步修复的驱动为主。

  本周截至3月27日,以石油焦为燃料的利润为-20.25元/吨,环比增加30元/吨;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利润为-191.50元/吨,环比下降2.75元/吨;以煤炭为燃料的利润为88.50元/吨,环比增加28.7元/吨;周内玻璃利润有所回暖,下游拿货需求小幅恢复,利润有所修复。

  本周浮法玻璃周开工率为75.85%,环比下降0.60%。周内浮法玻璃个别产线放水,开工率较上周小幅下降。

  本周浮法玻璃厂家总库存6701.2万重箱,上周6946万重箱,环比减少244.8重箱,幅度为-3.90%;市场情绪带动下,前半周下游需求有所回暖,产销有所好转,厂家去库为主。

  本周国内纯碱市场整体偏弱运行,价格承压下行,市场成交没有到达预期。截至本周四,轻质纯碱主流价格在1400-1700元/吨,重质纯碱价格在1500-1800元/吨,个别地区现货价格进一步回落。供应端来看,纯碱装置整体运行稳定,个别企业恢复生产,市场供应小幅增加。虽然部分厂家灵活调整开工,但整体供应仍维持在较高水准,企业出货压力仍存。需求端表现依旧低迷,下业采购情绪低迷,仍以刚需补货为主,备货积极性有限;平板玻璃市场需求未见显著改善,对纯碱采购支撑力度不足;其他下业需求亦无明显放量,新订单跟进缓慢,市场交投气氛趋冷;总的来看,市场供需失衡格局仍存,买卖双方观望情绪浓厚,现货成交以灵活商谈为主,部分企业报价出现小幅松动,纯碱市场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。

  2025年1-2月,全国房地产施工面积达 605972.35 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 9.14%,环比下降 17.36%;施工端持续收缩,反映出房企对市场的谨慎态度,整体施工进度有所减慢。同期,房地产竣工面积 8764.21 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 15.69%,环比一下子就下降 65.75%,竣工节奏显著放缓,主要受前期项目推进迟缓及金钱上的压力影响。

  “两会”结束后,政策端持续释放利好,房贷利率下调、一线城市限购放松及税负减免。三重举措将大大降低刚需购房成本,推动市场活跃度回升。同时,老旧小区改造加速 与 600万套保障房入市 持续推进,政府在“稳房价、保民生”双轨并行下,逐步优化市场结构。短期内,房地产市场仍处于筑底调整阶段,需求端复苏进程仍需观察。未来行业走势的关键取决于政策的持续发力以及购房信心的修复,市场能否实现企稳仍需关注政策落地及市场反馈。